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我院荣获第二届“新声”大学生语言文化艺术节三等奖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0-07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杨泽炜和解锐蛟两名同学,在第二届“新声”大学生语言文化艺术节比赛中,经过初赛、复赛、决赛的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最终以作品《用延安精神播音》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指导老师徐恺鸿获得伯乐奖。
 “新声”语艺节的前身是河北大学此前联合河北省新闻传播教育学会举办的“声动河北”,于去年改办为“新声”大学生语言文化艺术节。此届“新声”语艺节是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河北省重点活动,其延续了首届以原创品为主竞赛的传统,力求创新新颖。

大赛后,杨泽炜感慨的说:参加这次比赛,因为知道这是全国性专业性非常强的比赛,所以一开始我就抱着学习的态度参加了。通过初赛到复赛彩排时果然与我想的一样,选手们都非常的强,他们的舞台表现力舞台表达朗诵技巧,都非常值得学习。彩排结束后我与解锐蛟通过学习选手们的亮点,来完善自己的作品,补我们的短板,老师也对我们的表达技巧进行了赛前指导。之后的复赛感觉是超常发挥,顺利进入了决赛。进决赛后,感觉自己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决赛选手们的水平更高,比赛也会更加激烈。我觉得名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次比赛中看到了各种不同朗诵技巧和朗诵风格,见识了高水平的朗诵比赛节目是怎样的,见识了他们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基本功。这些会使我更加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不断学习,苦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向着更高舞台迈进。

解锐蛟也感触颇深:很高兴获得了河北大学“新声”比赛三等奖,我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感谢徐老师对我们的指导,使我们在全国七十多所高校、三百多部作品里取得全国第八的成绩。这次比赛涵盖了大二到研究生五个年级的大学生,其中还有很多985、211的高校,在这次比赛中我们获益良多,学到了很多,使我们对朗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比赛中,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曾说“不要去刻意表现自己的声音,而要去注重自己的感情,只有情声结合才能讲好一个故事,才能感人,才能去打动听众”。这番话让我懂得了,真正的表达不是大声、不是高声,而是说话,是表达。只有把架子放下来,把感情融进去才能真正的读好一篇文章,讲好一个故事。

杨泽炜和解锐蛟两名同学表示,他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感谢各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感谢学院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支持,为其配备良好的设备,没有你们的不断支持和帮助,就没有学生的今天。我院师生将时刻谨记齐越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骄不躁,砥砺前行,争取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