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齐传之声 >> 正文

踏进师院新感受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11-23 [来源]: [浏览次数]:

自9月12日起,当我迈进沧州师范学院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开学报到时,我也深切的感受到了老师和师哥师姐们的热情。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让我感受到生活和心灵上的巨大变化和感受。

一半是军训生活的“苦”,一半是学校关怀的“甜”

大学的第一节课便是军训,每天烈日暴晒下的训练,我们晒得如黑人一般。晚上躺床上就不想起来。但是教官告诉我们,军训目的不单单是为了锻炼我们的耐性,更是能够磨练我们的意志力,为我们能更好的完成学业奠定基础。

军训恰逢中秋,虽然没有回家,但我们的心却是很甜,因为我们很荣幸的能够收到学校领导为我们送来的月饼和梨,让离家在外的学子,感受到格外的温暖与甜蜜。

一半是教官的“严”,一半是军训后的“悠然”

军训生活苦,教官要求的极其严格。但是军训后,与教官在一起的时光却是欢快的,尤其是在休息交谈之时能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上感到放松,只有在军训中我们才能感受到自然的微风吹来是多么的惬意,树林的阴凉处是多么的凉爽。

一半是大学生活的“新鲜”,一半是感到肩上的“重担”

初入大学校园,学校的静心湖、致远亭、生活广场、图书馆,都令我们感觉别致新鲜,还有齐越教育馆、生物标本馆、洪昌美术馆等五彩斑斓的七馆一园等待我们探索,大家就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尤其是学院的魅力大一课程,让我们知道“明德、博学、知行、日新”的含义,齐越精神以及齐越心语;让我们知道“不学礼,无以立”的人生道理,为我们将来顺利走向职场奠定基础;让我们做好人生职业生涯规划,感受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不要在碌碌无为中打发掉自己的大学时光,要从现在开始确立人生目标与学业发展方向。

听说后面还有更加精彩纷呈的魅力大一课程,还有我们憋足劲的军训汇操,还有同学们向往已久的专业课程即将开启!师院,已经为我们铺开一片湛蓝的天空,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展开翅膀,准备飞翔!

在魅力大一课中感受师院魅力

来师院的十几天,我们新生的主要任务是军训。晚上是学院为我们安排的魅力大一课程,虽说才上了三节,但我已经初步感受到沧州师院与齐越传媒学院的巨大魅力。

我们新生的第一节课是党总支书记潘治钢为我们新生上的“第一课”,开头就告诉我们校训为:“明德、博学、知行、日新”。其次就是为我们讲述齐越老师的光荣事迹和齐越精神以及齐越心语,同时也告诉我们何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齐越精神是:忠诚、敬业、爱民、廉洁、奉献;齐越心语是:我是中国人民的播音员,中国共产党的播音员,我传达的是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声音,我传达的是中国共产党堂堂正正的真理之声,我以此引为自豪!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潘书记讲话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作为一名齐越传媒的学生,就要像齐越先生一样能够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切。

第二节课是张海燕院长给我们讲授礼仪。孔子曾言:“不学礼,无以立。”成人在成材之前,只有一个人懂礼节识大体,才能够受到他人喜爱和青睐。无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以后工作当中,懂得礼仪的人绝对不会吃亏。管子曾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由此可见礼仪在古代的重要性。在学校当中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社会生活中尊老爱幼是我们学生应当做到也是必须做到的。其实在生活当中任何地方都要有礼节,无论走姿、坐姿、站姿还是交谈当中都是有的。为什么有些人在看到别人时就觉得他们像是文化人,那是因为那些人在举止谈吐中都有着礼仪的体现。不是因为读书才有书生气,而是因为在读书前懂得很多礼节,做到了先成人后成材。讲座后第二天,我们便开始注意自己的仪表仪容,向同学微笑,见到老师问好,向教官表示致谢,向宿管阿姨、打饭的师傅、巡逻的保安报以笑脸,而我们换回的是更多温暖的关怀与善意的帮助,这让我们体会到礼貌待人、文明做事的巨大力量。

第三节课是白晓清副院长为我们讲授学习齐越精神,打牢学习基础。意在表明要树立一个理想目标,在学习的道路上要树立不同的人生目标,因为只有确立了目标才会有行进的方向,如不然就会无所事事。同时也为我们讲述了以后的方向,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亦或其他,都是要有着不同的前行方向。前进不可能没有目标,目标就像是航海途中的灯塔,为航海的人指明方向。同时,目标如信念如力量,在你遇到困难时会给予力量助你跨过山和海,在你遇到挫折时会给予勇气助你披荆斩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白院长的讲话为我们指明如何选择方向目标,如何能够在大学生活当中有所作为。

大学的生活才刚刚开始,我相信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还会有更美好的事情以及更好的活动等待着我们,我们定要好好珍惜,因为我们都知道美好的事物只会永远的存留在回忆当中,时间是不可逆转的,当我们回首往事之时,每个人都能够有着一段美好幸福的大学时光!

程利伟,齐越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202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