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学习OBE理念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5-08-28 [来源]: [浏览次数]:

一、OBE理念的内涵

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核心内涵可概括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个关键词:

- 学生中心: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关注每个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而非传统的“教师教了什么”。

- 产出导向:先明确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等“预期成果”,再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活动围绕“成果达成”展开。

- 持续改进:通过对学生成果的评估,不断反思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并及时调整优化,形成“设定目标—实施教学—评估成果—改进完善”的闭环。

二、落实OBE理念的关键路径

1. 明确“预期成果”:结合专业定位、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细化具体、可衡量的成果目标(如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让师生都清晰“要达到什么效果”。

2. 反向设计教学:根据预期成果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例如:若目标是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增加案例教学、项目式学习等实践环节。

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打破单一考试评价模式,通过作业、实践报告、技能竞赛、企业反馈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是否达成预期成果,而非仅看分数。

4. 建立改进机制:定期分析评价数据,找出成果未达标的环节(如某门课程通过率低、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等),针对性调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或师资培训,形成动态优化的循环。

5.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成果目标的制定和评价过程,通过个性化指导、学习支持(如答疑、资源推送)帮助不同学生达成目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三、结合OBE理念构建传媒学生的能力素养

结合传媒行业的特性和OBE理念,齐越传媒学院学生的核心能力“产出”可围绕以下方向构建,既贴合传媒行业需求,也呼应“齐越精神”中对社会责任、专业坚守的追求:

1.专业核心能力:扎实的“硬功夫”

- 内容创作与表达能力:包括文字采写(新闻、文案、脚本)、音视频拍摄与剪辑、新媒体内容策划(短视频、直播、图文)等,能产出符合媒介特性的优质内容。

- 媒介技术应用能力:熟悉主流传媒工具(如剪辑软件、排版工具、数据分析工具),了解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具备技术适配与创新能力。

- 信息处理与判断能力:能快速筛选、核实信息,辨别虚假信息,在复杂信息环境中保持理性判断,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与专业性。

2.行业适配能力:适应传媒生态的“软实力”

- 跨媒介协作能力:传媒行业多需团队配合(如策划、采编、技术、运营),需具备良好的沟通、分工协作能力,能在融合媒体环境中高效对接不同岗位。

- 市场与用户洞察能力:了解不同媒介平台的用户画像(如年龄、偏好、行为习惯),能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内容策略,让作品既专业又贴近受众。

- 快速学习与应变能力:传媒行业迭代快(如平台规则、技术工具、热点趋势),需具备持续学习新技能、适应行业变化的能力,灵活应对突发情况(如直播事故、舆情波动)。

3.价值与责任担当:传媒人的“内核力”

- 社会责任感与伦理意识: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尊重采访对象权益,在娱乐化、流量化趋势中保持职业操守,拒绝低俗、虚假内容,传递正向价值观(呼应齐越先生对“话筒前的责任”的践行)。

- 文化传播与创新能力:能挖掘本土文化、时代精神,通过传媒作品讲好故事(如中国故事、地方特色故事),兼具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的能力。

- 批判性思维与反思能力:不盲从行业热点,能对传媒现象、传播效果进行理性反思,提出优化方案,推动自身与行业的良性发展。

这些能力既覆盖了传媒行业的实操需求,也融入了学院的精神内核,最终指向“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传播力的作品,同时坚守专业底线与社会责任”的核心产出,让学生在毕业后既能适应行业竞争,也能成为有担当的传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