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会一课”是党支部组织生活长期坚持的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三会”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策支部重要事项)、支部委员会(研究支部日常工作)、党小组会(组织党员学习交流);“一课”指按时上好党课(进行党的理论、政策等教育)。该制度始于建党初期,旨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支部组织生活,是党支部建设的基础制度,能促进党员政治学习、增强党性修养,保障党组织活力与战斗力。核心特征体现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制度执行的规范性、程序环节的严肃性。
主题党日是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创新形式,每月固定1天开展的党内活动。围绕政策学习、志愿服务等主题,通过专题研讨、实践体验等形式,强化党员党性锻炼,增强责任担当,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让组织生活更具实效。
支部党员大会
内容:是党支部最高议事决策机构,讨论接收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审议支部工作报告、重要工作计划,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与处分,传达贯彻上级党组织决议等重大事项,也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党内事务决策的重要途径。
要求: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参会党员超过半数方可举行;会前明确议题并通知党员;遵循民主集中制,充分讨论后进行表决;会后及时落实决议,做好会议记录存档。
支部委员会
内容:是党支部日常工作领导机构,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部署,制定和落实支部工作计划、总结;讨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分析党员思想动态;安排支部日常事务,协调党小组工作,为支部党员大会做准备。
要求:每月至少召开1次,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由支部书记主持,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坚持集体领导,按少数服从多数形成决议;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决议执行。
党小组会
内容:是组织党员开展经常性教育管理的基本单元,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讨论支部决议落实办法;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推荐入党积极分子、评议党员等,是党员交流思想、加强自我管理的基层平台。
要求:每月至少召开1次,由党小组长召集;提前确定主题,党员做好准备;鼓励党员畅所欲言,及时解决问题;会后向党支委汇报情况,做好会议记录。
党课
内容:是开展理论武装的重要载体,围绕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章党规、党史党建知识、党性修养等内容,开展系统性学习教育,可结合时事热点、先进典型案例,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
要求:每季度至少1次,授课前深入调研需求,精心备课;授课形式多样,注重互动;党员需认真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确保党课教育入脑入心。
主题党日
内容:是党内组织生活的创新形式,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参与基层治理等为主题,通过专题研讨、实践体验、情景教学等形式,强化党员党性锻炼,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党员责任担当,让组织生活更接地气、更具实效,是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的重要载体。
要求:每月固定1天开展,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中心工作确定主题;突出政治性、实践性;党员需全员参与、积极行动;活动后及时总结宣传,留存影像资料。
“三会一课”与主题党日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都是党内组织生活的重要形式,服务于加强党的建设,旨在提升党员素质、凝聚党组织力量,需支部组织实施,党员须积极参与。
- 区别:“三会一课”是传统基本制度,有固定会议类型和流程,侧重组织建设(议事决策、教育管理、监督保障),日常组织生活规范,有议题、有流程、有记录、有决议、有落实;主题党日更具灵活性,主题和形式多样,侧重党性锻炼(理论武装、实践锻炼、作风养成),结合实际开展特色活动,与中心工作结合、与党员需求结合、与群众期盼结合,是对“三会一课”的补充与创新。最后,送给大家一组对照记忆法:制度之基看“三会”,政治生活有遵循;创新实践在“主题”,锤炼党性显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