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7月19日晚,齐越传媒学院举行第三场“暑有所乐 乐有所获”师生聊天会。本场聊天会的主题是:读书·实践·成长。读书能增长知识,收获快乐,实践将知识付诸实际,收获经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快乐的读书,勤奋的实践,才能收获成长,收获人生。本场嘉宾有齐越传媒学院副院长白晓清,广播电视编导2017级毕业生、研究生在读王鑫瑶,播音与主持艺术2018级毕业生李子轩,广告学2019级学生李宏图,网络与新媒体2020级学生梁冰冰,播音与主持艺术2021级刘云龙。有40余名学生参加本场聊天会。

聊天会中,白院长引鉴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陆游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高尔基的“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伴侣和导师”,以及十分鲜活的实例来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白院长以自身社会实践经历为例,有力地表达了实践是获得知识、拓展视野、提高我们能力的途径。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要运用到实践当中。鼓励学生们在暑假期间利用好身边的社会资源,提高阅历,增长才干。
王鑫瑶同学分享了自己学习生涯的读书经历,从四大名著到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再到专业课书籍,可谓是卷卷有所获。他推荐《毛泽东选集》,让我们明白了一代领袖毛泽东从乡村小子变成一代伟人,就是将“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同时读毛选能学到认识世界的方法,培养思维深度,锻炼我们思考问题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王鑫瑶同学以在校内拍片子的经历现身说法,给同学们写论文、考研给予了无形的帮助。他认为,读书+实践=成长,并且成长就是养成一种深入思考的能力,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并且还应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可以缓解周围环境带来的强大压力。
李子轩同学以“做一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来向同学们分享读书的益处。他认为这才是阅读的作用。我们不可能读到每一本书,也不可能喜欢每一本书,但是不约而同的都会喜欢自己读书的样子。捧起一本书,打破自己原来的精神世界的惯性和边界,一点点新的东西装到头脑里,感受到自己的努力,会对这样的自己很满意。书中的知识就会悄无声息的融入内心,影响自身言谈举止。
李宏图同学以参加比赛的实践经验为切入点,将比赛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来向同学们传授比赛经验。并且李宏图同学表示每次比赛都是成长,放平心态,在过程中就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李宏图同学还向我们推荐了《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一书,当感到疲倦浮躁,留下一点时间给自己思考,可以让自己在安静的氛围中深有感悟。
梁冰冰同学凝练了三点读书的意义。首先,读书的知识储备是刚需,没有文字功底就不能完美的表达自身所想。其次,摆脱迷茫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不知如何选择就去读书,在鲜活的文字中获得选择。除此之外,读书还是炎热夏日里的清凉剂。一杯咖啡,一本书,沉醉于悲喜的跌宕起伏。梁冰冰同学谈到,在校外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实践会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差异,能使自己有更加清晰的目标。读书是知识的积累,而实践是把知识灵活运用获得技能的提升。

此次聊天会书香浓厚、氛围浓烈,本场嘉宾的发言与自身经历经验的分享也为同学们在读书和实践方面提供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建议,同学们也积极踊跃的参与聊天讨论中。为这个盛夏冠以青春之名,让我们栖居诗意书香,追光逐梦,点亮青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勤奋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