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越传媒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将党建工作视为学院发展的灵魂与根基。从政治建设的高屋建瓴,到思想建设的理论深耕;从组织建设的夯实基础,到作风建设的严谨务实;从纪律建设的令行禁止,到制度建设的规范有序,再到反腐败斗争的坚定不移,学院全方位、系统性地推进党建工作。这七个关键方面相互交织、协同发力,不断提升学院党建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为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
一、政治建设
齐越传媒学院党总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17次,专题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论述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6次,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校党委工作要求在学院落地生根。通过强化党员政治素养与积极分子培训,组织师生党员赴红旗广播站、沧县组织生活馆等地开展红色研学,推动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提升,在重大舆情引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中始终立场坚定,形成“党建引领传媒育人”的鲜明政治导向。
二、思想建设
聚焦“齐越精神”红色育人内核,构建“理论学习+精神传承+实践体悟”三维思想教育体系。开展第八届齐越文化艺术节,举行“弘扬齐越精神 助力和美乡村——纪念齐越先生诞辰103周年”、“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赴沧县党员组织生活馆学习主题党日”、“声传烽火岁月 铭记和平之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等活动20余场,覆盖师生700余人次;依托“齐越教育馆”红色资源,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规范网站、新媒体平台管理,组织舆情分析会,筑牢校园思想防线。师生在“我与祖国同奋进”主题实践中凝聚共识,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实现深度融合。
三、组织建设
以“标准化党支部”建设为抓手,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2个党支部如期完成换届,实现标准化建设。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培训积极分子42人,吸收团员推优35人,党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牵头省级科研项目,实现“党建+业务”双促双升。建立齐越教育馆与红旗广播站党员先锋岗,实施“周行计划”,落实党员联系班级、帮扶学生制度,23名党员结对帮扶100余名学生,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
四、作风建设
坚持“一线工作法”,党总支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教研室、班级、宿舍调研,收集师生诉求20余条,解决实验室设备更新、实习基地拓展等实际问题7项。针对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精简会议文件,推动工作效能提升。依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学生提供考研指导、考公考编考教指导、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帮扶等服务200余人次,师生满意度达98%。通过“廉洁从教”主题教育,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持续向好。
五、纪律建设
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继续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学习教育,开展“以案为鉴”警示教育2场,覆盖全体党员干部。建立师德师风档案,将纪律表现纳入年度考核,对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提醒,筑牢纪律防线。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开展组织生活会1次,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23人,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规范。师生党员纪律意识显著增强,形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良好氛围。
六、制度建设成效
围绕党建与业务融合,修订完善《齐越传媒学院规章制度汇编》等制度6项,形成党建工作清单,构建“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闭环体系,形成“能想事、真做事、会说事、善记事”工作方法。创新“党建+专业”制度载体,完善《齐越传媒学院“周行计划”实施方案》,推动教师带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媒体实践,立项科研项目26项,制度保障作用凸显。建立制度执行督查机制,开展专项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地见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七、反腐败斗争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梳理招生就业、科研经费等重点领域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组织“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廉洁主题微视频大赛等形式,营造崇廉尚洁氛围。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大额经费使用、重要岗位调整等事项均经集体研究,全程接受监督。开展廉政谈话5人次,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逐步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为学院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提供坚强保障。